一、“融+N”园本课程再建设的历程与基础 我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,主要回顾如下: 1. 学科课程阶段。从建园初期到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》颁布前,我们主要采用学科教学,其中包括语言、数学、常 识、音乐、美术、体育等板块,注重纵向联系,系统性强,课程 内容具有逻辑性。 2.渗透式领域课程+园本课程。在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》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背景下,我们开始尝试渗 透式课程,并结合园本课程进行教学。 3.主题式活动课程+园本课程。在这一阶段,我们注重构建主题式活动课程和园本课程。主题式活动课程强调主 题化和整合化,将生活、游戏、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。同 时,我们构建了地域文化园本课程,以“幼儿园整合课程”为 基础,积极探索以幼儿基本体操和本地区民间体育游戏为特 色的健康领域课程。我们注重课程的适宜性,已经形成了“基础课程+特色课程”的课程结构,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 发展
二、明确“融+N”园本课程再建设的思路 1.加强教师对园本课程价值及内涵的认识。 2.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园本课程的开发能力。 3.加强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,建设课程资源库。
三、“融+N”园本课程再建设的开展与实施 1.创新课程,整合发展。课程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因 素和重要载体,我园以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《3-6岁儿童学 习与发展指南》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的精神、理念为指导,结合本园实际情况,制定课程理念为:尊重童心、 归于自然、沁熏文化、整合发展。将目标定为:乐运动、善表 达、喜探究、慧生活、勤创造。 2.扎实基础,服务课程。秉持“以幼儿为本”的理念,重 构课程实施策略。“融+N”课程将内容融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 之中,以主题活动的方式推进,以课程审议的方式展开研究, 渗透于各个课程板块中,每个板块既有独立的流程和操作方 法,又在经验源头上体现融通性与共生性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实施体系。
(1)主题教学是以主题为线索,围绕主题进行多样化活 动的设计。其中包含健康、科学、社会、艺术、语言五大领域 的教学活动。 (2)开设社团中心。社团中心是以幼儿为活动主体,发起 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形式。我园利用场地与资源优势,关注传统 文化,整合教师优势和特长,共开设了10个社团中心。社团中 心的活动每周一次,八次为一个周期,一个学期共两个周期。 (3)游戏活动。游戏活动包含户外自主游戏、班级区域 活动。我们在游戏内容设计上凸显多样性、丰富性,尤其强 调自主选择性,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,在游戏中成长。 (4)打造“快乐运动”课程。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对各项体 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,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运动态度和健康 的生活方式,通过“快乐运动”的活动项目,促进幼儿在挑战 中成长,在合作中获得快乐。 3.以评价为核心,再建园本主题活动。我们遵循立体、多 元、真实的原则,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,将静态 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,将文本性评价与活动性评价相结合, 凸显评价主体的多元化、评价体系的完善化、评价方法的多样 化、评价指标的契合化,以实现园本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。
四、对“融+N”园本课程再建设的研究收获 1.完善课程的构架和开发。我们编写了《“融+N”园本课 程建设的研究》方案,确定了三个子课题:“小班班本化课程 实施的个案研究”“中班皮影”“大班”,每个年级组研究一个 课题内容,旨在促进年级组之间的交流观摩和学习互动,使 教师有内容可研究,有问题可讨论,使研究主题更加明确化。 2.建立课程资源库。以班级为单位,在每一个主题结束 后,各班将该主题中所有的活动设计、图片、教具、视频、音乐 收集到主题课程资源库中;如有教师开展了创新类活动,我 们也可以及时把活动设计、照片、经验、反思等放在网络共享 资源袋中,以供所有教师互相学习、完善。
五、“融+N”园本课程再建设的思考体会 在实施“融+N”园本课程的过程中,我们获得了一些思考 和体会: 1. 持续研究和创新。我们应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 践,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,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。 2.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素养。实施“融+N”园本课程要 具备高水平的教师团队。因此,我们要专注于教师专业发展 及素养提升,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其教学能力及课程设计能力。